用户注册 现有 499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考试资讯 > GCT
南华大学2014年在职硕士GCT招生简章
作者:零点启航教育 来源:南华大学 发布日期:2014-04-15
0

一、南华大学简介

南华大学是由原隶属中国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原隶属湖南省的衡阳医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的多科性大学,实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管理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学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

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学校设有核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基础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矿业工程、基础医学、安全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核技术及应用);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另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伦理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物理电子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应用化学、护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4类专业型学位,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制药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等11个工程领域;学校现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43人,在职研究生600多人。

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拥有 20个“十五”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十一五”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0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级示范实践教学中心);拥有4所直属型附属医院、11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4个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学校设有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0个科研机构,拥有30个学科实验室(中心),拥有7个省部级“十一五”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氡实验室是湖南省一类重点实验室、国内高校唯一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防科工委授权的氡计量站、是国际氡计量组织的亚洲区域协调实验室。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核科学与技术科研团队”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国家级、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2名,32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5人入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部省级各类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专家、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91人;有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

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医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万余人。拥有国防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6个;拥有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国防紧缺专业20个。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鲜明。现有8个核专业和18个涉核专业,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是湖南省医、护、技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摇篮;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学校经历55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核特色、医品牌和环保优势的学科体系。

二、南华大学工程领域招生单位及联系方式

领域代码 领域名称 招生学院代码 招生学院名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email)及QQ
085201 机械工程 1055501 机械工程学院 胡良斌0734-828231615886461574 Email:huliangbin83@sina.comQQ:258518379
085211 计算机技术 10555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饶  婕0734-828270813203099046 Email:raojie001@sina.comQQ:1447565854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1055503 城市建设学院 杨金辉0734-82825050734-8282312 Email:Yangjinhui126@126.comQQ:842893915
085216 化学工程 1055504 化学化工学院 韩乃琚0734-828237513272218191 Email:nhdxhxhg@163.comQQ:217484006
085218 矿业工程 1055505 核资源工程学院 曾  晟0734-828223018773487811 Email :zeng0734@126.com QQ:103183014
085224 安全工程 1055506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叶勇军0734-8282345郑平卫15173431487 Email: 281389770@qq.comQQ:281389770
085226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1055507 核科学技术学院 肖拥军0734-828253213327342466 Email:yongjunxiao@126.comQQ:934387909
085236 工业工程 1055508 经济管理学院 陈敏文0734-828189313786456609 Email:2826420@qq.comQQ:2826420
085239 项目管理 1055508 经济管理学院

三、报考条件

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考试合格,学校亦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报考程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1.网上报名

2014年6月20日至7月10日,考生登录信息平台(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提交报名信息时,考生须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具体要求见附件3),并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2.现场报名

现场确认时间:南华大学工程硕士报名点现场确认时间为7月14-15日;

现场确认地点:南华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北校区办公楼四楼)。

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以下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

①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②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③身份证和工作证复印件。

现场确认时,中国境内考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报名(含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其他人员须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报名。考生本人须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3.下载准考证

考生于10月17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考生凭网上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考试。

五、考试及复试录取相关事宜

1.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时间为10月27日8:30-11:30。考生入场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2.“GCT”考试为全国联考,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参考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GCT”成绩符合我校2014年标准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第二阶段的专业课考试。参试考生名单12月初在校园网上公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专业考试范围参见各专业课考试大纲;

4.工程硕士录取工作由我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工作小组集体研究自行划线,但以国家线为准进行适当浮动,择优录取。

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名称及范围表

领域代码 领域名称 所在学院 专业课考试名称 专业课考试范围
085201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085211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综合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085216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综合 《化工综合》考试大纲
085218 矿业工程 核资源工程学院 矿业工程综合 《矿业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085224 安全工程 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考试大纲
085226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核科学技术学院 核技术及应用 《核技术及应用》考试大纲
085236 工业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学 《管理学》考试大纲
085239 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学 《管理学》考试大纲

六、研究生培养与培养经费

1.研究生培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三年,采取在职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工程硕士按专业硕士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半年以上。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授予相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具体实施办法按国家有关政策及南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执行)

2.研究生培养收费:工程硕士全程培养费按省学位办、省物价局及学校有关文件执行,论文答辩前交清全部培养费用。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所有住宿、差旅、教材资料及食宿费自理。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734-8282310,8282694(传真)

通信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

邮政编码:421001

联 系 人:戴老师、刘老师

网    址:http://usc.edu..cn/yjs

南华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