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现有 422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考试资讯 > GCT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在职硕士GCT招生简章
作者:零点启航教育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发布日期:2014-04-19
0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学校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坐落在中国北方冰城哈尔滨市,同时在威海市和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校以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形成了以航天特色为主,拓宽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的历史传统,汇聚、培养了以两院院士为带头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中青年骨干为代表的锐意进取、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实施了“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聘请国际著名学者和管理专家,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发展经验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础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提供指导。同时,学校还广纳海内外贤才,聘请境外兼职博导、合约外国专家和海外留学人员来校工作,他们中80%的海外留学人员是在美、俄、英、法、德、日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学术水平。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科学园、实验中心、体育馆(场)、活动中心、游泳馆等各类设施齐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条件。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国防、航天优势,紧密结合工业、信息、机电、能源、材料、资源环境、土木建筑等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解决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一系列创新性好、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4年和2008年,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和“试验三号卫星”,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纪录。在举世瞩目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2011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项目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由我校牵头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启动的14个中心之一。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哈工大坚持个性化培养与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遵循课程学习与项目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等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个人和集体。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3年,学校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建校以来,近20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回首哈工大的发展历程,她的每一轮进步跨越、每一次腾飞奋进,无不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今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懈努力,向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目录

代码 工程领域 相关学科、专业 所在院系 专业课考试科目 联系人 授课地点
085201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 于淼0451-86413811 哈尔滨北京大庆鞍山

盘锦

齐齐哈尔

佳木斯

沈阳

威海

设备监理 质量工程
数字产品艺术 媒体技术与艺术系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金晓曼0451-86414608 哈尔滨
机械电子工程 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 陈南坤 chennankun@hitsz.edu.cn0755-26033784 深圳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电工程学院 田金龙0531-68606132 TJL67@163.com 济南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威海校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金鑫0631-5687930hitjinxin@163.com 威海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丁惠敏dinghm@hit.edu.cn0451-86415857 哈尔滨
085204 材料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空间材料与加工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铸造、锻压)

焊接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学及热处理 张云珠zhangyz@hit.edu.cn  0451-86418746 天津
沈阳哈尔滨
宁波余姚
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焊接科学与工程 威海校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鹏pzhang@hit.edu.cn0631-5677498 威海
材料学复合材料与工程 航天学院 复合材料学 王荣国 上海杭州
085206 动力工程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流体力学 张玉zhangyu127@hit.edu.cn0451-86413209 哈尔滨大庆
设备监理 动力工程概论
085207 电气工程 电机及其控制电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传动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智能建筑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电路 宋维佳weijias@hit.edu.cn0451-86402470 哈尔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陈南坤 chennankun@hitsz.edu.cn0755-26033784 深圳
威海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刘功亮liugl@hit.edu.cn0631-5687148 威海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逻辑电路 李敏lmin@hit.edu.cn0451-86413409 哈尔滨深圳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威海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刘功亮liugl@hit.edu.cn0631-5687148 威海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航天学院 数字逻辑基础 修志伟xiuzhiwei@hit.edu.cn0451-86413578 北京哈尔滨
085210 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航天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修志伟xiuzhiwei@hit.edu.cn0451-86413578 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陈南坤 chennankun@hitsz.edu.cn0755-26033784 深圳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威海校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原理 刘功亮liugl@hit.edu.cn0631-5687148 威海
085211 计算机技术 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C程序设计 张晓婉zhangxiaowan526@gmail.com0755-26032556 深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文齐wen_qi@hit.edu.cn0451-86413309 哈尔滨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设计艺术学

建筑学院 建筑实践理论 刘安莲0451-86281132 哈尔滨义乌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学(2选1) 陈春霈chenchunpei@hit.edu.cn0451-86282073 哈尔滨
市政工程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给排水工程 唐亚丽454165678@qq.com0451-86283006南军

nanjun11@163.com

15904603312

哈尔滨沈阳济南天津

上海

西安

江阴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暖通空调燃气输配(2选1) 哈尔滨济南
桥梁与隧道工程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工程 王琦0451-86282116wangqi_hit@sina.com 哈尔滨沈阳济南
杨淑萍13920711582yangshupingtj@sohu.com 天津
结构工程 威海校区土木工程系 材料力学 旺敏玲wangminling2007@163.com0631-5687895 威海
085216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化工学院 无机化学 吴  宁wuning@hit.edu.cn0451-86413708 哈尔滨江苏
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工艺学 丛培琳peilincong@hit.edu.cn0451-86282907 哈尔滨
085222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道路工程 王琦0451-86282116wangqi_hit@sina.com 哈尔滨沈阳济南
杨淑萍13920711582yangshupingtj@sohu.com 天津
085229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水污染控制工程 唐亚丽454165678@qq.com0451-86283006 哈尔滨
孙杉杉sun77ss@hitwh.edu.cn0631-5687230 威海
085232 航天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航天学院 导弹飞行力学与控制 修志伟Xiuzhiwei@hit.edu.cn0451-86413578 北京
哈尔滨
085236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生产与运作管理 于淼0451-86413811 哈尔滨
杨书华0532-8891987688960789 青岛
田金龙TJL67@163.com0531-68606132 济南
左国雄zgx@hitwh.edu.cn0631-5687017 威海
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 吉焕君jihuanjunhit@163.com        0755- 26033377 深圳
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管理学 李宁0451-86417775 哈尔滨
5239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 管理学院 项目管理学 李宁0451-86417775 哈尔滨北京
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 吉焕君jihuanjunhit@163.com        0755- 26033377 深圳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 威海校区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管理学 田园xiaoxiao2304@126.com 威海烟台济南海阳

淄博

备注:报名时请认真填写“报考院系”一栏,如果考生所报考工程领域的主管单位为深圳研究生院或威海校区,则“报考院系”栏中应为“深圳研究生院”或“威海校区”的相应学院。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培养目标及办学方式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7]57号)精神,自1998年起在企业中招收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通常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即学生入学不离岗,所学内容、研究的课题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报名

1、报考条件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按国家学位办有关要求,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10%以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所占的比例单列,但不超过该领域当年录取总数的20%。

(3)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毕业年限的限制,但应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但应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注意:按照学位办的有关要求,考生在报名前需进行资格自审,认真阅读所报考工程领域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

2、报名方式与时间

全国联考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提交报名信息时,考生须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具体要求见附件1)。如果考生上传的电子照片未通过审核,信息平台将自动向此类考生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其重新上传,照片未经审核或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能进行现场确认。考生应仔细核对表中信息,如有错误,需在网报规定时间内改正,逾期将无法再修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7月12日至15日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符合报考条件的本人最高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由于二代居民身份证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此类考生按预报名处理,具体报名证件要求与预报名要求见附件3。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报名工作流程图见附件4。

10月17日后,考生可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3、资格审查

按照国家文件要求,考生在报考前应进行资格自审,招生单位在录取前还需进行资格审查。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和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授予学位资格,我校概不退还相关报考及培养费用。因不符合报名考试条件,提供虚假信息或报名信息错漏而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资格审查内容如下:

(1)联考成绩发布后,成绩达到我校各学位类别基本要求的考生须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5),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2)考生需提供加盖公章的资格审查表、身份证、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如考生持境外学历报考,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如对考生所持学位证书有疑议时,考生须提供《学位认证报告》。

(3)网上学历、学位认证方法。

学历认证

考生可登陆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xlcx/rhsq.jsp)查看《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申请方式的详细流程

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申请方式:

方式一:进行实名注册后,登录学信档案,进入在线验证栏目即可申请(范围为1991以来的学历);(推荐方式)

方式二:非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学信网学历查询栏目申请(范围为2001年以来的学历,不含1991-2000年的学历)

②无法网上申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考生,必须通过学信网申请并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考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看相关申请流程(http://www.chsi.com.cn/xlrz/201202/20120228/284945923.html

③《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网上有效验证期为30日有效;《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为永久有效。我校资格审核时间一般为12月中旬左右,请考生根据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学位认证

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om.cn/)根据相关提示进行学位认证。

4、注意事项

(1)以企业为依托集中办班的考生报名,由企业统一组织。我校一般不接受考生的单独报名,单独报名的考生报名前必须与所报考工程领域负责人联系。

(2)考生报名前需查阅招生目录中各工程领域的授课地点,并在备注一内注明,未按要求填写的将默认为哈尔滨。授课地点外的考生报名视为无效。

(3)报名时请按招生目录要求认真填写“报考院(系)”一项,以此确认第二阶段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4)报名费:80元/科。

(5)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内硕士生二者不得兼报。

三、考试

1、考试方式

2013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入学办法。

第一阶段,考生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2014年考生的“GCT”成绩只在当年有效。“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日、俄之一)运用能力测试。每部分各占100分,满分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大纲请参见《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可在各大书店购买。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考试(包括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由我校统一组织安排,考试科目参见招生目录。

2、考试时间

GCT联考考试时间:2014年10月27日8:30~11:30

综合测试考试时间:2014年11月2日8:30~11:30,个别专业课考试时间如

有调整,请以相关通知为准。

四、录取

每年1-2月,我校根据考生考试情况,按考生成绩择优进行录取,招生名额由我校自定。录取时,考生单位或个人须与我校共同签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培养经费将在协议书中确定。

五、其它事项

1、校本部培养的工程硕士,学费标准为2.2万—3.0万(根据委托培养单位地域和招生领域不同而确定)。深圳研究生院和威海校区培养的工程硕士,学费标准按照两个校区的规定执行。

2、工程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必须在1—2年内完成。

3、各工程领域的学员人数一般不少于20人。

4、有关考试成绩查询及录取等相关事宜,我校将及时在哈工大研招网上公布,请考生留意查看。

六、联系方式

1、招生领域联系人与联系方式见招生目录

2、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招办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传真:0451-86416113/86415167

网 址: http://yzb.hit.edu.cn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邮  编:150001

3、深圳研究生院

电话/传真:0755-26033759/26033356

网 址: http://hitsz.edu.cn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哈工大校区B201E室

邮  编:518055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