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掌握某一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招生领域和学科专业 1、机械工程(代码:430102):招收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方向。
2、软件工程(代码:430113)
3、环境工程(代码:430130)
三、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四、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2011年全国联考于10月30日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1日至14日。期间,考生可登录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统一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提交考试报名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护照证件标准)。
2、现场确认时间为2011年7月15-18日。已经报名的考生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校验身份证件,缴纳考试报名费,签字确认考试报名信息。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
3、报名注意事项:
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复试时需核查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
网报通讯地址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请务必准确、详细填写。
具体报名工作程序及要求,上传照片要求请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最新通知栏目查看。
(二)领域与方向选择
1、机械工程领域、软件工程领域各包括两个研究方向,请考生明确填报报考的研究方向。
2、考生网报时请按以下要求填报:
①学位类型――工程硕士;
②专业领域――机械工程领域或软件工程领域;
③报考的研究方向――计划报考的方向;
④报考学院--负责教学学院
五、考试科目 1、全国联考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
报考我校的考生GCT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部分限报英语。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和外语运用能力测试。每部分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命题依据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GCT成绩一年有效。
2、 学校自命题科目:
六、考试方式及时间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一)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试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二)第二阶段,资格审查和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具体要求如下:
1、资格审查:达到我校GCT分数要求的考生持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① 本人身份证,准考证、上交身份证复印件。
②《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成绩下达后在网报系统下载打印)。经单位核准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本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电子照片上需同时盖章)。
③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资格审查合格者,参加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需交纳报考费80元。
3、第二阶段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请12月初关注研究生院网站。
七、录取 我校2011年招生规模数自行确定。学校将根据考生的GCT考试成绩、专业课考试及综合面试成绩,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规定,择优录取。录取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八、学习方式和年限 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从入学到获得学位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六个月。
九、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研究生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后,可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十、收费标准 学费30000元。因故退学,所交学费不予退还。
十一、其他 1、录取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在职人员,一律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在学期间仍为原单位在职人员,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
2、联系方式:
1)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处
联系电话:010-62338380,传 真:010-6233787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编:100083
网址: http://222.28.113.2或http://graduate.bjfu.edu.cn 或 http://www.grabjfu.com
2)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62338142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8号信箱, 邮编:100083 邮箱:Wangmengmeng@bjfu.edu.cn
3)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62338147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邮编:100083 邮箱:wangyadong86@sina.com
4)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62336615
通讯地址: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学院, 邮编:100083 邮箱:wuqiong017@163.com
领域名称 |
方向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负责教学学院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综合(含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学) |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工程力学》,单辉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工学院 |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综合 (含电路和电子技术) |
《电工学》(第四版)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工学院 |
软件工程 |
数字艺术方向 |
多媒体技术应用 |
《多媒体技术应用》龚声蓉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信息学院 |
|
数据库技术方向 |
软件综合 |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第二版),陈志泊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敏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
信息学院 |
环境工程 |
不分方向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