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现有 425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考试资讯 > GCT
重庆邮电大学2015年在职工程硕士GCT招生简章学费3万元
作者:零点启航教育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GCT 发布日期:2015-06-01
0
 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企业科技和管理队伍的素质,解决高层次人才紧缺但又长期得不到补充的矛盾,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文件,我校2015年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控制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以及物流工程等八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
 2016年起,国务院学位办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按工程领域并结合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
二、报考条件
    2012731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或者2011731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以及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三、报名程序
报名程序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两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才有效。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考生于623日—711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备注:考生网上报名时填报的学历证书号码和学位证书号码为包含本科学校代码的号码,并一定要如实填写。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考生于712日—15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具体确认点,网上报名时可看见),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入学考试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基础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四个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分,每部分各占个小时。根据全国考生“”合格分数线。”考试时间为:辅导教材:《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二阶段,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由我校自行组织,专业基础考试的科目请参见附件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同上,下载本人《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将该表与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一并提交我校研究生院进行资格审查。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且责任由考生自负。
我校将根据考生的“GCT”成绩、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结果择优录取。
六、培养工作
学制: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年限一般为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其中软件工程领域学制为24年。
培养方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在职学习,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按照《重庆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应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
学位论文(设计):学位论文(设计)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由工程硕士领域所在的二级学院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和聘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分别担任正、副导师共同指导论文(设计)的完成。
七、学位授予                       
修完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学校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国家制定的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八、培养费用及优惠政策
我校工程硕士的总学费为30000/人(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及答辩等全过程的学费),入学报到时缴纳课程阶段的学费14000/人。
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五年以内报考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三个领域工程硕士及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两年以内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信息管理方向等)、控制工程、软件工程五个领域工程硕士,待学校录取后总学费优惠4000/人(在学生缴纳论文及答辩阶段学费16000/人时优惠)。
九、专业学位办公室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居老师 023-62487857            
 址: http://gs.cqupt.edu.cn/
E-mail juling@cqupt.edu.cn
 址: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三教学楼三楼3316办公室)
 编: 400065
其它事项
1、其余相关事宜请参照国务院学位办关于201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
2、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1:工程硕士各领域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附件2::各工程领域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附件3:工程硕士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附件4:工程领域介绍(按领域代码排序)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201561
附件1:工程硕士各领域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代码:085208
考试科目:通信原理
参考教材:《通信原理(第2版)(高等学校精品教材)》,蒋青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代码:085209
考试科目: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参考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控制工程(领域代码:085210
考试科目:信号与线性系统
参考教材:信号与线性系统:《信号与线性系统》,刘永健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计算机技术(领域代码:085211
考试科目:信息技术综合
参考教材:计算机科学导论(第2版),瞿中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软件工程(领域代码:085212
考试科目:软件工程
参考教材: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主编,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业工程(领域代码:085236
考试科目:工业工程与管理基础
参考教材: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月;
项目管理(领域代码:085239)和物流工程(领域代码:085240
考试科目:管理学
参考教材:管理学:《管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周三多主编,陈传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附件2:各工程领域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领域
所属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蔡老师
023-62460781023-62460782
集成电路工程
光电工程学院
朱老师
023-6246052213983606641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学院
曾老师
023-6246142415310829828
控制工程
自动化学院
彭老师
023-6247177513594122370
工业工程
先进制造学院
郑老师
023-6248005413883705152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学院
夏老师
023-6248772915808056711
项目管理
物流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
郑老师
023-6246137013983656293
  
附件3:工程硕士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问题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包括哪些类别?
答复: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类别:
(一)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包括法律硕士(J.M)、教育硕士(Ed.M)、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农业推广硕士(MAE)、兽医硕士(VMM)、公共管理硕士(MPA)、公共卫生硕士(MPH)、军事硕士、会计硕士(MPAcc)、体育硕士、艺术硕士(MFA)和风景园林硕士(MLA)。
(二)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
问题二:GCT成绩的有效期多长?
答复:报考当年有效。
问题三: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报名方式及报名时间?
答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注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时网报系统会显示)检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考生可于10月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问题四:工程硕士GCT入学考试全国联考时间?
答复:2015年工程硕士GCT入学考试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考生入场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等。
问题五:工程硕士GCT全国联考成绩如何查询?
答复:考生可于2015年12月中旬左右通过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在职联考”栏目查询考试成绩。
问题六:我校工程硕士录取分数线如何确定?
答复:我校工程硕士录取分数线根据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而确定。
问题七:成绩单中百分位的含义是什么?
答复:百分位为不高于该考生总成绩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百分比。它代表了某考生考试成绩在本次考试中的相对位次。例如,考生张三总成绩为260,百分位为72.4,表示在本次考试全体考生中有72.4%的考生总成绩等于或低于张三的总成绩(260分);有27.6%的考生成绩高于张三的总成绩。 
问题八:考生的报名信息填错了怎么办?
答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如学位授予情况、学位获得时间、毕业时间、工作时间必须如实填写,如填写错误在现场确认之前可以自行更改,也可在现场确实时进行更改,一旦现场确认签字,考生的所有信息将不能更改。如有错误,将作为考生提供虚假信息,不能参与我校的工程硕士录取工作。
问题九:网络报名时考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号码和学位证书号码怎么填?
答复:考生本科毕业时的毕业证书号码和学位证书号码通常是证书当中含有本科学校代码的编号。
附件4:工程领域介绍(按领域代码排序)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代码:085208)
我校从2004年开始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进一步提高了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理论水平和工程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
培养目标: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侧重于工程应用,培养从事通信工程、信息系统、电子技术、微波天线、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领域范围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我校在本领域特别侧重于其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二级学科相关研究方向的工程技术。
教学条件: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研队伍,拥有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113名,从事通信设备及通信测试产品研发、通信工程设计、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科研实践平台拥有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信网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内大型电信运营企业和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培养关系。
主要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自然辨证法概论、英语、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等。
专业基础课: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移动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通信信息网络、数字信号处理、信号分析、信号检测与估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原理及方法等。
专业课: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优化、数据通信网与电信新业务应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光纤传输系统工程技术与应用、通信业务与智能网、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系统集成设计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通信运营管理等。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代码:085209)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与基础。拥有强大的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是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随着集成电路向系统芯片(SoC)的发展趋势,急需系统设计、芯片设计、工艺技术、综合研发等各层次的集成电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工程师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集成电路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渗透多个学科的、战略性与高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领域。
培养目标: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及管理知识,在本领域某一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集成电路工程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领域范围: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所支撑与覆盖的行业包括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控制工程、广播电视系统、仪器仪表、汽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元器件、兵器工程、航天工程等。主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应用,集成电路工艺与制造,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集成电路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管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管理等。
教学条件: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敬业奉献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拥有教授14名、副教授39人。为顺应国内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重庆市人民政府推动和指导下,学校以微电子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基础创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美国高通、国际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协会(SEMI)、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等50余家国内外半导体知名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理事会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台湾知名的半导体专家、茂德科技董事长陈民良博士出任院长。科研实践平台拥有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感测与传输技术重庆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重庆高校创新团队、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微电子工程中心”以及“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重庆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四联集团、中航微电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庆神州龙芯科技公司、平伟光电等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主要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自然辨证法概论、英语、英语、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等。
专业基础课: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系统芯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CMOS射频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等。
专业课:专业课程可由各培养点根据各自的培养方向和行业实际需要确定。
 
控制工程(领域代码:085210)
教学条件:本领域特色鲜明,师资队伍雄厚,师资队伍中现有博导5人、高级职称43人、博士26人、国际标准专家3人、全国优秀老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近年来,本领域所挂靠的自动化学院获得30余项国家级项目、6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8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检索150余篇)。本领域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参与IECISAISOWINA 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在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技术和传感网技术等方面拥有国际认可的核心技术,并形成了专利保护群。
本领域依托网络化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教育部重点实验、重庆市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重庆工业通信技术研发中心、重邮—思科绿色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车载网络设计工具(CANOE)、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开发与测试工具(MC Fieldbus ToolKit)、无线传感网开发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测试系统、高低温交变测试系统、电子产品生产线、机械产品生产线、中药萃取生产线等工程化设计开发与产品测试平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体系方向:控制系统:基于FFProfibusEPAHART等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和基于WIN-PAISA 100的工业无线测控系统等;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变送器、生物检测仪表、医疗器械、智能传感器等;汽车电子:汽车ECU测试标定工具、汽车ABS电子控制单元、汽车车身电控模块、重型燃气发动机控制器、汽车组合仪表等;传感网技术及应用:传感网组网技术、TD/WSN融合技术、传感网关键共性器件及设备、传感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传感网在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传感网在工业监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领域范围:按行业的覆盖面归纳起来可分为:设备制造及生产系统的控制,工程施工及生产系统的控制,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管理,航空、航天、化工、交通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控制。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领域范围可分为: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控制工程设备及系统的生产与制造,控制工程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经济、金融社会系统的分析、决策及管理等。
主要课程设置:本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包括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与传感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智能检测技术与传感器、CAN总线与汽车电子、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等。
 
计算机技术(领域代码:0852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996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从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技术领域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截止目前为止,在读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其中工程硕士250,他们大部分目前已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融入社会方方面面;具备计算机素养和技能的高级人才是各行各业人才队伍的翘楚。我院依托我校信息学科的优势,培养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信息系统管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系统、信息化工程等方向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依托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等方面积累的基础,开展地方网络信息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工程的研发工作,并研发各种计算智能软件和系统等,也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培养。
教学条件:本专业拥有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及行业专家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92人,教授33人,副教授40余人,博士40余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目。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软件项目管理、云计算、物联网、宽带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与系统安全测评、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宽带网络技术、系统集成等,也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
 
软件工程(领域代码:085212)
软件是IT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支柱产业。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软件产业和各行各业高层次工程型软件人才短缺的困窘,我校依托通信和信息学科的优势,在软件学院开展了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培养工作,面向全国相关行业招收软件工程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向包括软件分析和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应用、软件过程管理、通信软件和增值业务软件开发及应用、图像处理和识别等。
专业特色:软件工程学院获得重庆市“软件白领千人培养工程”项目支持,报考软件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将有机会获得项目资助的奖助学金。
教学条件:软件工程学院是重庆市首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学科是全国首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建有重庆市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工程中心等多个市级或校级科研基地。在长期的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及开发实践过程中,在软件工程领域形成了一批年富力强、富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
培养目标:依托我校通信和信息学科的优势,结合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相关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培养实用型、工程型和国际化的高端软件技术、管理和应用人才,为软件产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领域范围:从服务对象而言,软件工程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经济、管理、文化、新闻传媒等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从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可分为:软件的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工具与平台等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的制作、测试和质量控制,软件的工程应用、加密和安全技术管理等。
主要课程设置:公共课包括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高等工程数学、外语等;专业基础课包括程序设计与软件建模、软件开发技术与工具、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建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企业管理等。专业课包括软件工程前沿技术、软件设计模式、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加密与安全技术、软件过程改进与管理(CMM系列),以及根据学习对象确定的其他课程。
 
工业工程(领域代码:085236)
教学条件:本领域拥有一支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年来,本领域所挂靠的自动化学院获得30余项国家级项目、60余项省部级项目的资助,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8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检索150余篇)。本领域是重庆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单位和重庆市经委企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单位,建有重庆市高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重庆邮电大学企业信息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物流技术研究所等科研基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培养方向:
1、系统论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以物流系统为对象,运用系统论、优化理论等方法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按时限和成本等指标优化物流配送系统的方法与技术,对物流系统提出准确、及时、高效、低成本的优化方案,并进行技术实现;制订基于RFID的生产物流管理相关标准,建立RFID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建设基于RFID的共享式物流信息化业务处理平台。
2、企业信息化技术:主要包括ERP系统、商业智能(BI)分析、综合信息系统、分布式应用软件系统、信息安全等内容。
主要课程设置:运筹学、系统工程、现代工业工程学、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及管理、工程管理概论、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物流与供应链、RFID技术及应用等。
 
项目管理(领域代码:085239)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EMPM)是当今世界上与工商管理硕士(MBA)齐名最令人垂青的学位证书之一。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把项目管理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景的"黄金职业"。项目是完成某一规定目标的、有组织的独特性、一次性努力,项目管理是在完成项目的各活动中有效地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科学技术和市场等资源以实现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要求。本工程领域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涉及建设工程、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农业工程、国防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等行业项目和相关服务项目。
师资队伍:我校项目管理领域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该学院有本学科方向的正高职称教师9人,副高20余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生1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已达90%以上,有较强的师资水平和合理的学术梯队。并依托科研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工作。授课教师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承担,并聘请国内外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开设实战要求高的课程。
培养目标:本领域主要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项目管理专家。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了解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能独立从事项目策划与评估、项目融资、项目组织、项目采购、项目计划、项目实施与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
培养计划:本领域培养计划由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结构体系和完成学位论文两部分组成,是使学员掌握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专业课的设置与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建立的已成为全球主流项目管理标准的九大知识体系(PMBOK)相衔接,并参照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推行的项目管理理论,使学员建立全面的项目管理知识结构,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部要求。学位论文采用双导师制
主要课程设置:基础课包括自然辩证法、外语、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课包括工程数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管理学、工程经济学;专业课包括项目管理学(概论及其他专业课中未涵盖的项目管理知识)、项目计划与控制、行业应用案例、行业法律法规、IT与项目管理软件应用,以及根据不同工程行业、培养单位和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设置的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如项目评估、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等。
 
物流工程(领域代码:085240)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控制、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物流业是全球最具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之一,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环境、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它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密切相关。
师资队伍:我校物流工程领域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该学院现有本学科方向的正高职称教师5人,副高11余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生1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已达60%以上,有较强的师资水平和合理的学术梯队,有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省级重点实验室,并依托科研团队进行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工作。授课教师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承担,并聘请国内外资深物流管理专家开设实战要求高的课程。
培养目标:本领域主要依托我校信息科学技术优势,以侧重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为特色。获得物流工程硕士学位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掌握其所从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知识,了解物流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能够独立从事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工作。
培养计划:本领域培养计划由学习物流工程知识结构体系和完成学位论文两部分组成,是使学员掌握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物流工程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通过公共基础和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使学员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总体和核心知识,建立物流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的设置则考虑我国物流的实际需要制定。学位论文采用双导师制
主要课程设置:公共课包括自然辩证法、外语、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邮政物流、电子商务、微观经济学、物流工程、统计学等,以及根据不同工程行业、培养单位和培养对象的具体情况设置的技术、经济、法律和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推荐阅读: 2015年在职工程硕士GCT招生人数学费招生简章汇总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