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现有 415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招生方案
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3-11-28
0

一、工程硕士简介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我校面向全国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工程硕士学位是侧重于工程应用的专业性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在招生对象、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又有明显不同的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特别重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工程硕士招生对象是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录取为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将按专门制订的培养方案,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查合格,授予工程硕士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学位证书。
  二、 招生领域及专业范围   我校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专业领域有:建筑
  与土木工程、动力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详见附表一。
  三、学制与学费   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制为3年(最长可延至5年)。项目管理领域学费为3万(具体学费以物价局批复为准),其它领域学费为24000元。
  四、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其中,报考控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五、报名方法及资格审查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二)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的时间为7月15日至18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等12个单位设立现场报名点。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缴费,领取并认真阅读《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考生应试守则及违规处理规则》,确认报名信息。
  参加此次考试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规定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其他人员规定使用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和外籍护照。在报名期间无法出具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报名考生,可采用预报名方式,使用现有身份证件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和缴费,但考生须签署预报名承诺书,承诺于2011年10月10日前取得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届时不能兑现承诺者,预报名无效,不能下载准考证,不许其入场考试,所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三)资格审查
  我校在第二阶段考试时对上线考生进行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具体安排见第二阶段考试有关通知。
  资格审查时考生须出示以下材料:
  1.报名现场打印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的资格审查表(须有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2.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我校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考试方式及考试科目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1.第一阶段考试
  第一阶段为“GCT”入学资格考试。报名考生应按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时间为2011年10月30日。
  考生于10月15日起可在报名网站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副本。考生凭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副本参加考试。
  “GCT”命题依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GCT”试卷由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日语)运用能力测试四部分构成。“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
  2. 第二阶段考试
  第二阶段考试为我校组织的复试。“GCT”成绩达到我校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并参加专业综合考试和专业面试。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需填写《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在我校研究生处网页下载)。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12月中旬进行,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二阶段考试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七、录取工作   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GCT”入学资格考试及复试成绩符合录取条件的,我校将根据考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择优录取。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可录取部分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录取人数不得超过我校当年实际录取人数的10%。
  八、培养方式   我校工程硕士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在职培养方式,按各专业领域制订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上课方式以阶段性集中授课为主。学位论文由学校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联合指导,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按照培养方案修满规定学分、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经山东建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   学校主页:http//www.sdjzu.edu.cn
  通讯地址: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980   联系人:赵老师 
  Email:zhaolinsheng@sdjzu.edu.cn
  附表1:

专业领域

(代 码)

专业范围

培养学院

考试科目

专业综合笔试参考书目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区号0531)

办公地点

建筑与土木工程(430114)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

结构工程

专业综合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及有关规范

吕老师

86361617

土木学院

办公楼218室

城市规划

建筑城规学院

规划设计与评析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外国城市建设史》;

《城市道路与交通》

祁老师

86361732

建艺馆JY211室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快题

《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第四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技术科学

市政工程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市政工程

专业综合

《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册)(第四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及有关相应设计规范(第五版)

张老师

86361856

科技楼KJ415室

暖通工程

热能工程学院

暖通工程

专业综合

《供热工程》;《燃气输配》;《空气调节》;《通风工程》

赫连老师

86361236

科技楼KJ618室

装饰工程

艺术学院

快题设计

(手绘)

 

王老师

86361252

建艺馆JY215室

动力工程(430107)

 

热能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

专业综合

《电站锅炉原理》容銮恩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制冷原理与装置》郑贤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赫连老师

86361236

科技楼KJ618室

项目管理 (430140)

 

管理工程学院

项目管理

专业综合

《工程项目管理》成虎编著(第二版);

《工程经济学》黄有亮等著;

高老师

86361579

行政办公中心BG506室

机械工程(430102)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专业综合

《机械设计基础》

袁老师

86361369

科技楼KJ517室

控制工程(430111)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

专业综合

《电路》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版;

《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徐老师

86367066

信息楼XX513东室

交通运输工程(430123)

 

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综合

《路基路面工程》邓学钧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四版

吕老师

86361617

土木学院办公楼218室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