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现有 326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在职硕士知识库
教育硕士:心理学基础必备知识(二)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3-11-28
0

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尽管是人人具有并为大家所熟悉的,但是对它酌实质却有各种说法。例如,有人把心理看成是虚无缀纱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的结果;有人庸俗地认为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理由是人的情绪平静时心脏跳动正常,情绪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以上种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科学的观点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即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所有心理活动都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从动物进化看
动物在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d有了心理机能;而且随着进化,动物愈高等,脑的结构愈是复杂化,心理活动亦相应愈发展和复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并相互作用的,而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就是反映(RefIection)。如铁受潮湿会生锈;树枝在沙土中划过会留下沟纹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是属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
无生命物质经过若干亿年的发展变化才出现有生命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阶段,出现了新的反映形式----感应性,即生物体接受刺激后发生变化的能力,如植物的向阳性等,但这还不是心理。随着生物的迸化,到了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阶段(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才有新的反映形式----感受性。随着它们的进化,其组成部分逐步分化,逐渐发展成为专门的器官。同时运动器官逐步形成并完善,神经系统得到相应的发展,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才随着发生(如嗅觉、触觉、视觉等)。
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背部神经管前端扩大而成为脑。脊髓和脑构成了脊椎动物特有的中枢神经系统。由于神经系统的发展,脊椎动物酌心理也发展到更高一级阶段---」知觉阶段。实验证明,大白鼠可以辨别等边三角形和圆形,还能够进行各种迷津学习;狗能够根据声音、衣服的气味认出它的主人;鱼能凭嗅、味、触、视、听觉,对事物进行综合反映。尽管如此,它们的心理只属于知觉阶段。
脊椎动物又进化到哺乳动物。当哺乳动物演化到灵长类的类人猿时,就达到了动物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思维萌芽阶段。类人猿的脑部结构接近现在的人脑,其视觉、触觉、运动觉特别发达,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事物的整体,而且还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如黑猩猩能把大小不同的木箱叠在一起,取到悬在高处的食物。
总之,只有身体结构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等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层次,才能产生各种心理现象;不然,只能停留在最低级的感觉阶段。
(二)从个体发育看
随着脑的发育和复杂化,心理也相应发展。人在出生时,虽然已经具备了人所特有的解剖生理机制,为以后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还没有成熟。只是随着脑的发育成熟,心理活动才丰富起来。如脑的重量变化,新生儿为890克,八、九个月的乳儿为660克,两三岁的婴儿为900-I011克,六、七岁的幼儿为1280克,九岁的小学儿童为I350克,十二、三岁的少年脑的平均重量已经和成人差不多了,达到I400克。随着脑的重量的增加,人的心理也由最初的听觉、视觉发展起来,逐渐产生了知觉和表象,后来又产生了言语和思维。无脑畸形儿生来就不具有正常的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脑先天发育不健全对人的心理的发生与正常发展的阻碍作用。
(三)脑的生理研究证明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和脑的一定部位有关。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PenfIeId)在做脑手术时,使用微电极通以适当电流刺激病人有关脑区。因病人是局部麻醉,所以可以报告在受到刺激后的体验,结果证明了皮层感觉区的存在。如躯体感觉区定位于顶叶靠近中央沟的部位,当刺激此区的的特殊点时,病人报告在其对侧体躯的某处有刺痛感觉;视觉定位于枕叶后端,刺激此区,病人报告有生动的视觉体验,但很少有形状和意义,只是闪光、无形状的颜色、条纹;听觉定位在颞叶靠近外侧裂的部位,刺激此区,病人听到的是无意义的声音,如卡嗒卡嗒等;记忆定位于海马、颞叶、额叶等部位;意志、人格定位在额叶等部位。尤其是近几十年临床上对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功能的研究充分说明,心理是脑的产物,是脑的机能,离开脑这一物质基础,任何心理现象都不会发生。
(四)临床观察发现
任何脑部位的损伤,在其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发现了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如当人或动物的头部受到创伤时,精神活动也遭到破坏,出现不正常现象。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在临床观察方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186I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首先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损伤,使人失去说话能力,并将该病症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大脑额中回后部损伤导致"失写症";脑颞上回后部损伤导致"感觉失语症",即引起言语聋;大脑角回损伤导致"失读症",即看不懂文字。作为联合区的一个主要部位-额叶区受到损坏的病人可以保持视觉、言语和书写能力,但在解答算术题时就不会分析题或发现自己的错误。甚至在性格上变得不能自制,烦燥不安。这些都说明,心理机能是直接依赖于脑的。
以上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心理是脑的机能,但是脑不能独立产生心理·必须在客观事物作用于它时,才能实现反映机能,产生心理。
(一)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人与客观现实租互作用产生和发展的
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社会生活,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机会,是不可能有心理活动的。如I920年印度人辛格一次在狼窝里发现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很快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为卡玛拉。卡玛拉返回人间时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不会用手吃饭、喝水。地害怕强光,夜间视觉敏锐,每天夜里象狼一样嚎叫,拒绝穿衣服及盖毯子。经过辛格的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六个单词,六年会走,七年学会了45个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喝水,到I7岁临死时只有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尽管卡玛拉有人脑这一物质基础;但她长期生活在狼群里,失去了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劳动及与人交际的机会,因此就不会有人的正常心理功能。
(二)心理活动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I、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脑的机能在于反映客观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主的映象。现实中有老虎,脑中才有老虎的映象;现实中有牡丹花,脑中才有牡丹花的映象。实质上,人的情感、兴趣、信念、能力、性格等等,也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
人不仅能对现实的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够反映过去的事物,如记起中学时代的同学的形象,想起第一次郊游的情景;另外还能在买脑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过或世界上不曾存在过的东西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作者通过构思,把现实中的人和猴、猪的主要特征结合起来而创造的,虽然荒诞离奇,但都取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
2·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大不是像镜子或照像机那样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人们己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和当前心理状态等在反映事物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影响着反映,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特点,形成人们间的个别差异。例如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即使同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映。
其次,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支配和调节作用。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鳖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人不像动物那样消极被动地去适应环境,仅仅满足生物本能的需要。人能在知识、经验、需要、动机、愿望的推动下,按照计划和方案,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