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1年具有MBA招生资格的9所院校,到十年后的增至62所,MBA教育早已走上蓬勃发展之路。如今,MBA扩招幅度已然赶超考生增速,录取人数达到2013年的4.5万人,招生规模是23年前的近479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MBA报考人数稳定在10万人的水平,增速开始放缓。而已经形成的学校急于扩张、忽视质量、学生越来越年轻、缺乏实战基础等重重危机,让我国的MBA教育前路未卜。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部分院校的MBA联考的报录情况、考生学历分布、生源年龄分布、生源职位等方面来分析一下2016年MBA考情。
MBA教育两极分化 报考冷热不均
(1)一线MBA院校竞争激烈
在MBA教育的问题上,中国商学院的水平可谓“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刚刚起步,有的学校已拥有20多年历史,因此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视野等方面差距 很大。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这些位列第一阵营的院校,聚合了国内最优质的工商管理教育资源,报考人数十分集中,竞争激烈。
报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人数一路上升,但是录取人数一直维持在400人左右,报录比接近11∶1,进入北大光华MBA项目的难度非常大。
复旦大学也是最难考的MBA院校之一。报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人数近几年稳中有升,录取率维持在30%左右。
第一梯队MBA院校的聚合效应越来越明显,显然,如此激烈的入学竞争也挡不住考生对名校的热情。
(2)三四梯队院校几乎无人问津
相比第一阵营MBA名校的激烈竞争,一些同样有MBA招生资格的学校却显得格外冷清。
根据网络数据,北方工业大学作为北京地区的重点院校,2012年至2014年MBA招生计划均有缺额,录取人数低于计划招生数。
(3)门槛:学历、语言等高要求下降
翻开国内高校的MBA招生简章,近年来开始强调不严格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水平、英语成绩的不在少数。例如新华都商学院、东华大学的考生中,本科生比例最高,专科生亦不低,硕士及以上学历生源普遍偏少。
(4)地域选择差异显著
从百度搜索MBA词汇的地域分布、城市分布来看,MBA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搜索MBA的意向网民通常部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MBA资源和优势也大都偏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此外,考生偏爱的985高校、211高校、34所自划线高校也多集中于北上广地区,从而导致了学生报考学校呈现集中化局面。
(5)国内MBA生源质量堪忧
年龄:MBA低龄化趋势明显
在近年的MBA申请人中,80后、85后甚至90后正逐渐成为报考主力,报考生源年龄结构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入学年龄分析
上图显示,46%的MBA学生入学年龄为27-30岁,30%的学生入学年龄为31—34岁,35岁以上的学生占17%,23—26岁的学生群体占7%。
工作年限分析
在上述提到的MBA入学前各项基本情况调查中,如图数据显示,报考人群25%工作年限为3—5年,32%工作年限为5—8年,这两个群体数量最为突出。
(6)资历:MBA学生职位下滑
除了年龄因素之外,生源结构也成为让商学院颇为头痛的问题。在中国MBA教育起步的前10年,重点高校能够轻松招到具有丰富经验与发展潜质的商业人才。但如今状况却已不同,部分高校公开资料显示,MBA学生的职位呈现下滑趋势。
浙江财经大学MBA学员中,部门主管、经理和普通职员职位占比例最高,均为38%;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MBA学员入学前工作职位中部门经理的占比最大,为39%;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分别占21%和19%;总经理、总监级别仅占9%。
而在美国,商学院往往要求MBA申请者具有两年以上全职工作经历,一个没有任何全职工作经历的应届生通常会“求告无门”。顶级商学院的MBA申请对工作 经验要求是3到7年,职位最好是中层管理以上,或至少有独立的项目经验、完整的市场推广经历或其他能够显示出色商业管理潜力的经历,不得虚构。而哈佛商学 院(HBS)近年录取的MBA新生,平均都有3年以上的全职工作经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