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和总结(决定了practice的效果,非常重要)
我发现这一点在一般的考研经验帖里没有涉及太多,说起来也抽象,所以我觉得这是大家可以在此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什么决定了你做题的效果?一个和我一起复习的女生在大概10月份的时候和我抱怨暑假做完的复习全书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我诧异“怎么会忘?” 我一直以为数学不似单词是不会“忘”的,后来想来,我有回顾题目的习惯,尤其是对于全书的反思总结给我提高很大! 怎么回顾?其实就是做完第一遍全书之后的“第2、3、4……遍”,我不太喜欢别人问我“你全书看了几遍了?”因为我真的不知道,我觉得不应该拘泥于形式“从头看到尾算一遍”,我比较喜欢哪里觉得没熟就看哪里,大致会有从头到尾的计划,但是更加注重的是看的过程中有没有“新的领悟”,那种让你情不自禁地“喔~原来如此”的感觉,那种让你觉得融会贯通的快意……这都是通过一遍遍地回顾以前做过的题目而达到的境界。在临考前,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眼睛扫一眼这一页,可以立马反应出这里哪几个题出得比较有代表性,方法是什么,自己在哪容易出错……”,这种训练在复习后期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再做新题!
复习全书,660,400题最好都要达到这种境界。噢补充一句,我是做完400题上册才开始做真题的,然后的感觉就是……真题里几乎没有不会做的,只有大片大片粗心的。然后就是下一个——
细心细心~
这是在追求高分所必须面对的突破口!我曾经一度非常着急,因为自己每次做题,过程中都觉得很顺手,时间充裕,但是一对答案恨不得揍自己一顿,粗心丢分基本上会在10分~25分左右,这么多分放在英语政治需要花多少精力去弥补啊。心疼之中,我反复思考自己粗心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特此总结。
一点小聪明(我认为这是解决极小一部分怪题所需的天赋,然而要小心这个天赋的副作用——自以为是)
我认为这就是数学学科训练的意义所在!这需要我们多多锻炼自己“巧解题”的能力,平时做题就不要拘泥于题目的答案,想想有没有更棒的方法,哪怕这个方法你从未使用过。大多数这样“灵感”的来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这就回到了“多回顾”那一点上了,总结你觉得拍手叫好的方法,留意那些你觉得“这怎么想得到”的方法,积累以后,你也会想得到这样的“巧办法”!
今年数一考试时,那道线代的大题我就卡住了一会儿,那不是平时常常碰到的题目!大脑中也没有迅速反应出解题模式。但是告诉自己不要急,跳出思维定势,重新审视题干…………最后我用了一种自己从没用过的方法做了出来,当时还有点忐忑,现在看来,我做对了。
一句话总结:
前期多做题,中期多总结,后期练细心!
嗯……我觉得多多总结回顾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