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视科学类真人秀《最强大脑》热播,不少脑力达人炫技让观众眼前一亮,节目中帅气睿智的评委Dr.魏也备受瞩目。光华MBA人文课第八讲请来Dr.魏—北大心理学系教授魏坤琳为大家授课,聊聊关于聪明的那些事儿。往日座无虚席的老楼101教室因为Dr.魏的到来更是人气爆棚,不少得知课程信息的校内师生赶来一睹科学男神风采。
光环之下,魏坤琳教授其实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老师,这一期的讲座题为《什么是聪明:智力及以外的因素》,带领大家从科学的视角解读智力。提出“纳什均衡”博弈论、作为著名经济学家的约翰•纳什、作为纪录片《寿司之神》主角、用一生来追求更美味寿司的制作的小野二郎以及很少有决策失败的“股神”巴菲特,Dr.魏在讲课伊始用这三位人物举例,引出智力的三种内涵: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反省智力。
聪明人为什么做傻事?Dr.魏讲到,通常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更多的是说拥有高的智商,即神经智力,而理智理性的决策则更多地依靠反省智力。“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他会加倍愚蠢”,心理学家曾有过这样的感叹,Dr.魏解释说,这是源于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缺陷,即认知吝啬鬼,以及心智工具的缺失,比如缺乏概率论知识,缺乏逻辑知识等。魏坤琳教授以现场检测的方式,用一道道心理测试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不少同学在知晓正确答案之后感言,原来自己被大脑“欺骗”了。那么,到底如何定义聪明?在讲课的最后,Dr.魏给出这样一个公式:真正的聪明=(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反省智力,神经智力即我们所说的智商在成年之后基本定型,想要成为真正的聪明人,在生活工作中做更明智的决断,则要在反省智力和经验智力上多加修炼。
“聪明”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不少同学在听课之后感慨,原来自己对“聪明”的理解过于片面,也在Dr.魏例举的一个个非理性决策案例中看到自己影子。不断求知,不断探索,方能获得“真正的聪明”。
推荐阅读: